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上百万元/件的普洱“金融茶”谁会.后喝下?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1-22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以极个别品牌为首的、以普洱茶为介质的类金融模式的炒作,只要有货单,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,但不做实际交易,等茶叶价格攀升后,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,如此循环往复、“击鼓传花”。

怎么炒起来

在厂家放出发布新茶的消息后,市场的核心圈,也就是一直在玩期货的几个大盘商之间就会碰撞出期货。比如我认为这款茶值10万一件,你认为不值10万一件,双方就会进行交易,然后商定一个交割期。这时候我们两个就已经产生了交易价,随后陆陆续续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这个游戏里来。

问题在哪儿?

“期货”风险主要是先付钱,然后在规定的日期里提货。就是这个“空档”,成为了无数炒家的博弈窗口期。由于“期货”交易中信息不对称,大家套现、做空单、卖现补期等各种交易操作层出不穷,在此一旦有一环出现问题,例如像现金流断裂就会导致连锁反应。

另外,这种模式赌的是信誉,在利益面前或者在一种大的落差下,有些人可能就会跑路,导致对不了单的情况越来越多。而且这种交易很多是口头承诺、电话截屏或者手写的收据,这些从合同法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。

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任江波

日前,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大益”)官方发布了一款名为“力开天地”牛年生肖茶的配货信息:发行总量为10000提,其中5000提为大益官方APP“益友会”会员申购数量、5000提为传统经销商配货渠道,发售价格30000元/提。

在某普洱茶行情网站上,这款茶的行情从.早的4.8万元/提,.高上涨到7.05万元/提,目前价钱稳定在6.5万元左右。“开盘那天,早上11点多交易还是4万多,到下午就已经炒到5万多。”

实际上,将普洱茶作为投资的现象,自2006年开始出现苗头,到2013年左右达到顶峰,作为普洱茶消费大省及普洱茶集散地的广东地区,“表现”尤为突出。当时曾有一句流行语,“存钱不如存普洱茶”,一时间,“存茶”变成金融投资的一种手段,吸引大量人员与资金的参与。

近几年,尽管这一“热潮”已逐步降温,但随着某些普洱茶品牌以及相关“明星”普洱茶产品成为“期货”,围绕所谓的“金融茶”展开的博弈仍在小范围内盛行。一部分人认为它是价值的体现,另一些则认为这就是一场骗局。

现象

炒茶对赌 有人暴富有人跑路

曾有独立茶人在网上讲述了自己品饮“金融茶”的体会。作者在文中称,朋友拿了一小袋“轩辕号”茶样过来试泡。这款茶在去年7月份曾被炒到.高位110万元/件,目前.新价格是88万元/件,而在2017年刚面市时,一件“轩辕号”叫价不过3万元——3年时间身价“暴涨”30多倍。

广州芳村,全国规模.大、商铺.集中、辐射面.广的茶叶集散地,同时也是国内..茶品牌的孵化地,被喻为“茶叶华尔街”。整个片区包括23家茶叶批发市场及8处茶叶经营户集结地,占据全国普洱茶交易量的80%。跟普洱茶云南原产区的鲜叶交易氛围不同,这里是“金融茶”的汇集地——人们除了卖茶、喝茶,.重要的是“炒茶”。

很难有人可以准确说出“金融茶”这一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。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,大约在2012年前后,由“大益”开始的经销商期货模式,把作为农产品的普洱茶市场“向前推进了一步”。

自此,芳村茶叶市场出现了“期货交易”这种独特的模式——只要有货单,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,但不做实际交易,等茶叶价格攀升后,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,如此循环往复、“击鼓传花”。

而这一模式,直到..都未曾在其他茶类中出现。在这样的模式下,用“自己卖,自己买”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,导致普洱“期货单”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,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,于是就被形象地称为“金融茶”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“金融茶”是以极个别品牌为首的、以普洱茶为介质的类金融模式的炒作。它与通常的茶叶销售不同,一种市场内部形成的买卖圈子,常见有买空卖空的期货做法,属于非保护状态下的一种交易模式。

而围绕“金融茶”产生的争议,从它甫一出现就如影随形。甚至有人直言,“茶叶金融的核心就是庞氏骗局,没有其他。”

2020年年初的“大益鼠饼”事件,至今让很多人记忆犹新。据了解,在厂家没有公布“鼠饼”(鼠年生肖茶)信息的时候,“期货交易”就是一个对赌的模式,有人看多买入就有人看空卖出。由于连专营店都没有配整箱的“鼠饼”,市场严重缺少整箱货进行交割,在2020年1月1日晚官方发布“鼠饼”信息之后,其价格一下子上涨5万元,达到十多万元。而之前三、四万元卖出的商家血本无归,根本无法交货,导致芳村市场多家商家关门跑路,市场违约风险大增,很多交易平台甚至停止交易“鼠饼”。

一场游戏

有人说,“芳村茶市,..一个价,不分白天黑夜,有人痛哭,有人狂欢。从白昼到黑夜,有人在这里一夜暴富;从黑夜到白昼,有人倾家荡产。”但身在其中的人却讳莫如深,“三言两语说不清,外界误解很大。”

圈子很小玩的人少 大藏家反而不愿参与炒作

“大盘商”

万江茶叶行业协会创会会长、普洱茶价值服务商郑旭告诉记者,普洱茶之所以会形成“金融茶”的属性,满足三方面条件:一是该款普洱茶品质好,能够得到市场认可;二是普洱茶市场成熟,产品能够方便流通和变现;三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,加之市场保有量有限,具有收藏保值的特点。

郑旭表示,“期货”风险主要是先付钱,然后在规定的日期里提货。就是这个“空档”,成为了无数炒家的博弈窗口期。由于“期货”交易中信息不对称,大家套现、做空单、卖现补期等各种交易操作层出不穷,在此一旦有一环出现问题,例如像现金流断裂就会导致连锁反应。

另外,茶叶交易和其他商品交易不同,很多时候都是以市场诚信为基础,朋友熟人之间开展,过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交易有时只凭转账记录或者一张简单的收据,因此出现问题,往往很难维权,.终导致钱货两空。

现在随着茶行业透明规范,参与的人越来越多。虽然有很多品牌都想做‘金融茶’,但真正能变现和流通的主要就是‘大益’。这种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,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有点像小茅台的意思。当然,茶叶没有茅台市场那么大,还是很小的一个领域。”

作为普洱茶价值服务商,郑旭并不回避“炒茶”这个说法。他和他的交易平台经常会给大客户进行资本运作,针对一款中意的茶,用大量资金收购达到一定的控盘数量,然后通过市场进行适当的拉价、建仓,再将货物出售,帮助很多客户赚到了钱。整个交易周期并不是很短,过程中会不停波动,目的是使得这款茶在市场上流通量减少而变得稀缺,茶叶的品质得到市场认可,完成增值。据郑旭介绍,“通常的情况是,在厂家放出发布新茶的消息后,市场的核心圈,也就是我们一直在玩期货的几个大盘商之间就会碰撞出期货。”

【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】

二维码
Copyright © 2020 成都博弈善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   备案号:蜀ICP备18033166号-1    网站地图   RSS   XML